意昂体育

养生直播的温柔陷阱:一场掏空老人钱包的“围猎”行动

发布日期:2025-07-10 16:07:35 点击次数:162

几毛钱红包撬开家门,天价保健品登堂入室——当“老师”的早安问候比儿女电话更准时,这场针对老年人的精密围猎已悄然完成闭环

一、免费诱饵:从“公益课”到私域陷阱的惊心跨越

65岁的张大强刷到“韩老师说营养”直播间时,以为自己撞见了宝藏:白大褂主播引经据典讲《黄帝内经》,评论区刷满“感恩老师”,临下播时一句“点击链接免费进群学习”让他扫码入群。这恰是围猎第一步——精准筛选:

• 低价诱惑:1元“7天健康营”、免费送养生书、看课领0.3元红包,专攻老人节俭心理;

• 权威伪装:主播化身“航天营养专家”“国家一级营养师”,高中文化的迟某军甚至顶着“抗癌防癌基金会秘书长”头衔行骗;

• 闭环引流:短视频平台投放广告→扫码加微信→拉群观看私域直播(链接当日失效,退出需重看)。

群内“班主任”随即启动驯化程序:✅ 健康普查:要求汇报年龄、病史,锁定有慢性病老人;✅ 军事化管理:早晨6:30准时推送课程,未打卡就电话轰炸;✅ 话术植入:“不吃药不打针”“清除体内垃圾”暗示医疗效果。

二、洗脑话术:情感绑架与恐惧营销的双刀绞杀

“温情刀”:填补情感空洞

“姥姥退群会气出病,群里有人天天嘘寒问暖。”吴先生道出老人沉迷真相。记者卧底发现:

• 助教每日私信提醒服药、饮食,称呼老人“爸妈”;

• 直播小结刷屏群聊,制造“被重视”假象。

“恐惧刀”:击溃心理防线

• 疾病恐吓:“你这属于气滞血瘀,不调理会恶化!”

• 医院贬损:“每年看病花几万?不如把钱投资健康”;

• 生死胁迫:某直播间直接威胁:“不报课就在医院缴费窗口后悔!”

更精妙的是场景化诈骗:

• 徐州养生群上演“刘邦故里VS项羽故里”历史梗;

• “早茶德比”“GDP赌约”等地域梗激发参与感。

三、天价收割:39倍暴利背后的产品骗局

当老人依赖感达到峰值,“老师”亮出终极镰刀:

产品名 出厂价 直播间售价 暴利倍数 真实身份

某胶囊保健品 18元/盒 499元/6盒 ×39 普通保健品

参薏十四味金芝丸 未公开 2880元 —— 调制豆谷制品

骆驼奶粉 市场价60元 190元/罐 ×3 固体饮料

诈骗产业链分工明确:

1. 讲师团队:虚构头衔包装“专家”,按销售额3%提成;

2. 产品供应:代工厂定制三无产品,贴牌溢价;

3. 代理分销:线下门店配合演戏,让老人填写“服用效果承诺书”自我催眠。

四、维权困局:加密直播间与法律灰域的攻防战

躲避监管的“暗网模式”

• 加密直播:设置密码房间,仅限“学员”进入;

• 小平台寄生:选择监管薄弱的小程序直播(如“小鹅通”);

• 销毁证据:直播链接24小时失效,进度不可回放。

游走法律边界的“话术艺术”

• 禁用“治疗”“治愈”等敏感词,改用“肝宝宝不舒服”“脾宝宝要调理”;

• 将药品功效转移至食品:“参薏丸改善血糖控制”;

• 用“成功案例”代替疗效声明:白内障患者“7天看清东西”。

律师指出致命伤:“宣传‘练功控制高血压’已违反《广告法》第17条,但模糊话术的定罪仍存争议。”——北京义派律师事务所李恩泽

五、破局之道:斩断黑产链需要三把利剑

1. 平台责任:从放任到狙击

• 关闭“养生”“慢病”等关键词的广告投放权限;

• 对私域引流二维码启动AI识别拦截。

2. 监管升级:穿透加密直播间

• 要求直播平台保留60天回放记录;

• 卫健部门联合监测涉医疗话术。

3. 亲情反诈:重建情感联结

徐州李女士的破局样本:

• 陪母亲看养生直播,逐句拆解话术漏洞;

• 用体检报告对比“产品疗效”;

• 报名老年大学书法班转移注意力。

最大的抗体不是识破骗局的能力而是不再孤独的灵魂

尾声:当“养老”沦为“坑老”,我们如何接住坠落的长辈

2025年6月,安徽淮南法院以诈骗罪判处“养生讲师”迟某军有期徒刑十三年六个月。但在抖音搜索“养生直播”,仍有217个同类账号活跃,最早开播时间显示“凌晨4:30”。

这些深夜亮着的手机屏幕,照见两个并行的事实:

• 一端是骗子捧着收割的3089万赃款;

• 一端是老人紧握3毛钱红包等一句“早安”。

治理骗局或许只需更锋利的法律刀刃,但填补那颗渴望被看见的心——需要我们放下手机,握住那双爬满皱纹的手,轻声说:

“妈,今天的降压药吃了吗?我买了你爱的蜜瓜,切开尝尝甜不甜。”

数据来源

1. 养生直播套路全解析(中新健康)

2. 加密直播间诈骗案判决(法治周末)

3. 老年人被诱导消费维权实录(南都健闻)

别让我们的孝心输给骗子凌晨四点的闹钟